來看一例。

燒傷等級的估計

表面燒傷:皮膚表皮燒傷,紅腫疼痛。

中層燒傷:表皮及真皮被分隔開;紅腫疼痛及出現水泡。

深層燒傷:皮膚深層受損,發白和焦黑,但已沒有痛楚或感覺。

即時的處理

1. 除熱

移除熱源,以防進一步燙傷。

2. 降溫

盡快將燒傷部位浸在涼水或緩和的流水中 10 分鐘,給燒傷部位降溫可降低痛苦感。 冷水還能減少腫脹,防止燒傷深入到皮下組織。

3. 求醫

若是情況嚴重、需立即求醫,此前切忽塗抹任何藥品 (包括 燙傷藥膏、藥粉等),以免干擾之後的救治工作。

水泡階段(第0~2天)

一般燒傷後若未處理得當,便會出現水泡、甚或血泡,此時切勿弄破水泡、切勿用冰敷傷處。

注意避免感染、可以粉紅色消毒藥水(低濃度氯己定)沖洗,並以紗布包覆。

注意紗布不要包裹太緊、不要在新燒傷部位用棉球。

此處案例 以紫雲膏薄薄塗抹於傷口,紗布包覆。每日更換。

紫雲膏有效鎮痛、減少不適、並促進傷口修復。

潰瘍階段(第2~5天)

此時水泡破漬、可見血水、甚或膿血滲出,此時需慎防感染。

依然以粉紅色消毒藥水(低濃度氯己定)沖洗、塗抹紫雲膏後以紗布包覆。 每日更換。

結焦階段(5~10天)

此時潰瘍慢慢愈合、並開始結焦。切勿將黏附傷處的焦衣碎塊撕走。

依然以粉紅色消毒藥水沖洗後塗抹紫雲膏,並以紗布包覆,每日更換,

直至傷口被焦衣完全覆蓋、不再暴露於空氣。

生新階段(10~28天)

此時無需再以紗布包覆,每日以紫雲膏塗抹患處,靜候焦衣自然脫落,不留一點疤痕。

後記:

現代許多關於燙傷的處理都禁絕於患處塗抹藥膏,是基於感染的考慮,及對藥品成效的懷疑。

紫雲膏源自明朝,又曾稱為「潤肌膏」、「生肌玉紅膏」。

膏體呈紫紅色,對於皮膚外傷有生肌、殺菌的功效,能幫助傷口復原。

燙凍傷、割傷、濕疹、皮膚感染,都屬於適用範圍。

紫雲膏出自於中醫古籍《外科正宗》,配方是紫草、當歸、黃蠟和胡麻油。

它能夠潤膚、生肌、止癢止痛、殺菌消炎、促進傷口癒合。

在紫雲膏的四種配料中,

「紫草」外用能治癰疽瘡瘍、慢性潰爛、火傷、燙傷,對於肉芽組織細胞的增生有促進的作用,可明顯加速創傷癒合,亦有殺菌、抑菌、消炎等作用。

「當歸」則能滋潤肌膚,活血止痛,改善血液循環,同時促進肉芽組織生成。

「麻油」能夠潤膚、滋養、生肌止痛 。

「黃臘」也有生肌止痛的功效。

商品已被加入到願望清單
商品已加入到比較。

同意我們及第三方服務提供商在你瀏覽網站時可能會使用cookies